您的位置: 首页 >资讯要闻>重要资讯>详细内容

2024年度文博行业十大热点事件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05 浏览次数: 【字体:

8a1cd4e931c54088a9fe95916ee73460.png

2024年,文博事业蓬勃发展,成果丰硕,亮点频出。通过对年度重要文物新闻、会议、活动、舆论等进行盘点梳理,结合重要性、传播度和影响力等维度,选出了2024年度文博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十大热点事件。

62547b6b91314ef89f9dc29a16832ccc.png 


01

习近平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24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切实提高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要持续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传承、利用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要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用实际行动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c40afb9a09b4985a60a6f33cf75ad6d.png 

 

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订公布2024118日,习近平主席签署第三十五号主席令,公布由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自20253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文物保护法,将我国文物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上升为法律,进一步完善文物法律制度框架,标志着文物事业依法治理进入新阶段。

23e0a9f770bb4b7684b13f09dcca59fb.png 


03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申遗成功20247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居世界前列。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组成。

b63106cd5e0d494a9b6002d64e847cf4.png 


04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有序实施2024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准备阶段各项任务全面完成,以区县为基本单元的实地调查全面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是一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全面摸底,复查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大数据库,并建立文物资源资产动态管理机制。普查从202311月开始,至20266月结束。

6232c0ebeba2497f983fa9db790ae31f.png 

 

05

何以中国等文物传播形成热潮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网信办开展向海泉州”“运载千秋”“五星出东方”“弦歌不辍等四场何以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指导上海广播电视台摄制播出《何以中国》专题片,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制作《寻古中国》(第二季)、《中国国宝大会》等片目,支持国家话剧院创作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各地也制作播出了一批优秀文博影视节目,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营造全社会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浓厚氛围。

f89aafb95723485eacd56ff7d8f29416.png 


06

文物国际传播力影响力有效提升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由文化遗产国际合作机制转变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批准成立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中国。举办中国·——一个多元开放的朝代(710世纪)等文物出境展览,助力文明交流互鉴。与美国、日本、阿根廷、意大利等国开展文物返还合作,200余件/套流失文物艺术品回归祖国。

6ea06f******6446386bc08b53644d845.png 


07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顺利完成,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持续推进,夏商文明研究工程启动实施,武王墩、秦东陵、石窟寺、南海沉船、长江口二号等重大考古项目取得进展,对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相关研究成果已纳入人教版全国统编《中国历史》等教材。实施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首批25个考古综合研究、考古科技方法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入围。

163a698f8116467d92ca5a31e8372bf1.png 


08

探源中华文明系列展览精彩呈现2024年,展现中华文明探源成果、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系列主题展览层出不穷,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展览文明之光——红山·良渚与中华文明展览,到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览、文明先锋——凌家滩文化玉器展,再到陶寺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等,生动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脉络,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以及对于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的认识。

4c9db0fc4dbe4b3c897acd60d73fb74b.png 

 

09

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活动成功举办202451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强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希望大家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弘扬长城文化,讲好长城故事,带动更多人了解长城、保护长城。9月,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题词40周年活动在八达岭长城脚下举办,加强长城整体保护和考古研究,掀起新一轮长城保护行动热潮。

c21d8dbc22824cc0b24496100a365bce.png 


10

博物馆文创引发抢购潮2024年,明孝端皇后凤冠”“天宫藻井冰箱贴供不应求,麻辣烫”“蟹黄黄毛绒玩偶引发热议。博物馆文创产品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新颖的设计理念、有趣味的创新营销,成为连接古代历史、文物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助力推动文化传承。

e2c69aad2ee342a******904a2ff722b8.png 

来源:文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