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据《太谷县志》记载,唐贞观十三年(639)太兴佛刹,名隆兴寺,宋真宗赵恒寓此,偶见龙像,于咸平二年(999)敕命重修,改额“光化圣寺”,元代寺宇秃败,泰定三年(1326)重修,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占地面积2402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现存过殿为元代遗构,正殿、西配殿、东耳殿为清代遗物。过殿面宽五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顶,九檩前廊式构架,斗拱五踩单抄单昂,里转双抄偷心造,前后明间设板门各1道,前檐次间设直棂窗,梢间以檐墙封闭。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7
  • 无边寺俗名“南寺”。始建于西晋泰始八年(272),宋治平年间(1064-1067)重修,更寺名为普慈寺,元祐五年(1090)续修。后元、明、清各朝屡有修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建,复名无边寺。占地面积4485.7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依次建有倒座戏台、献殿、白塔、过殿、正殿,两侧建有便门、碑廊、厢房、垂花门、藏经楼、配殿及耳殿。现存建筑唯白塔为宋代遗物,余皆为明清建筑。正殿建于0.5米高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柱头斗拱五踩重昂,平身科五踩重翘。前檐隔扇门窗为新...
    2023-02-07
  • 云峰寺又称灵官仙窟、大云寺,据碑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1998年开始维修。占地面积393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分上、下两层布局,并以石梯栈道相连。下层分东、西、中三个院落,所有建筑均为1998年以后复原所建仿古建筑。上层建筑以石佛殿为主,东有龙池、天自所出殿、五龙殿、无名殿及栈道上眼光菩萨殿、诵经堂、闭关洞、修行洞。西有十大明王殿、罗汉殿、释迦殿、马鸣菩萨殿、送子娘娘殿,其中石佛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2013年云峰寺石佛殿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7
  • 因源神泉而建,故名源神庙。创建年代不详,北宋至道三年(997)、元至大二年(1309)两次重建,明洪武十八年(1385)、万历十六年(1588)、清道光八年(1828)、光绪三十三年(1907)屡有重修。1989年维修。占地面积1623平方米。坐南朝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北向南依次为木牌楼、山门、戏台和正殿,两侧为钟鼓楼、东西配殿及偏院娘娘殿和厢房。现存建筑为明清遗构。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7
  • 介休城隍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办事处顺城路社区东大街275号。创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隆庆六年(1572)、清雍正二年(1724)、嘉庆十九年(1814)重修。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正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及垛殿。       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戏台建于高1.35米的砖砌台基上,分前、后台。前台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斗拱三踩单昂,檐下正中悬“明白处”木匾1方;后台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硬山顶,黄绿蓝琉璃脊...
    2023-02-07
  • 古堡建于一黄土丘陵上,顺塬势修建,平面呈不规则形。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堡内地势南高北低,南、东、北三面环亘堡墙1.3千米,堡墙夯筑,厚约3米,高约10米,西堡墙与沟壁基本融为一体,高约数丈。古堡南北向辟门,北门砖石砌筑,内有瓮城,南门石砌,两门间为石头街(堡内主街),宽约5米,长约300米,沿主街两侧有若干巷道蜿蜒。自北向南建有二郎庙、三大士庙、真武庙、空王佛殿、可汗王庙、吕祖阁等庙宇,南门旁有关帝庙。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7
  • 创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明万历十八年((1590)、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咸丰十年(1860)均有重修。1995年维修。现存为明、清建筑。占地面积3146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戏台、献亭、正殿和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及东西厢房。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7
  • 据庙碑记载:创建于明景泰七年(1456),清乾隆年间(1736-1795)重建,2001年维修。现存为清代建筑。占地面积3271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侧另建小偏院),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兼作戏楼)、献亭、正殿及后寝殿,两侧为八字影壁、钟、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耳房;东侧偏院存北殿及南殿。山门前影壁及八字影壁均为仿木结构建筑,琉璃脊顶,壁心分别砖雕“二龙戏珠”、“麒麟闹八宝”以及石雕“福”、“寿”。山门兼作戏台,两侧与钟、鼓楼连构,下部为拱券门,鼓镜式柱础。上部戏台倒座,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
    2023-02-07
  • 太和岩牌楼为真武庙门前牌楼,现庙毁仅存牌楼。据牌楼题记载,清光绪丁酉年(1897)造。占地面积48平方米。牌楼坐北朝南,为四柱三门三楼式,建于石砌束腰须弥座上,宽5米,高4.5米,歇山黄琉璃瓦顶。明间设七踩三翘斗拱七攒,次间置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五攒,明、次间额枋斗拱、门楣牌匾、勾滴瓦垄、吻兽脊饰及各种花卉图案、文字等全用黄、绿、蓝琉璃构件搭套安装而成。门拱上雕蔓延花枝及二龙戏珠,额枋心内雕人物、花卉和文房四宝,斗拱饰雕龙头,牌匾上剔地突起花边,枋柱两侧面塑青龙、白虎。正面中门檐下悬“太和岩”牌额,枋下悬...
    2023-02-07
  • 回銮寺原名灵谿寺,据碑载,原寺位于砦谷之间,唐僖宗中和年间(882-885)遭兵燹,惠公禅师徒重建,遂赴长安请额,赐号廻銮。金天会,大定年间(1161-1189)及元至大元年(1308)重建,清康熙二十五年至四十一年(1686-1702)维修。2006年维修。占地面积6562平方米。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阁,两侧为东西配殿、垛殿及厢房。现存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梁架结构彻上露明造,四椽栿对前后搭牵通檐用...
    2023-02-07
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共72条信息/共8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