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襄垣村慈胜寺位于平遥县襄垣乡襄垣村。占地面积4156平方米。创建年代无考。据碑文记载,元至顺三年(1332)重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道光十五年(1835)屡有修葺。2005年县文物局筹集资金对寺内主体建筑进行了落架维修。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布局,东西各有禅院一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山门(不存)、正殿、后殿(不存),两侧为钟鼓二楼(不存)、东西配殿、西小殿。西禅院现存正窑和东西厢房。东禅院现存正房。正殿为双坡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后廊式结构。檐下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明间施米字形开花斗拱1朵,屋...
    2023-02-02
  • 平遥城隍庙建筑形制规整,结构精巧,既具庙宇建筑特色,又有官署建筑意趣,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县级城隍庙,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平遥城隍庙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平遥城隍庙内不仅供奉城隍爷,还供奉着灶王君、财神爷,在全国众多城隍庙中极为特殊。  
    2023-02-02
  • 日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票号,是由私人经营的专营银两汇兑、存放贷款的金融机构。其前身为“西裕成”颜料行,清道光三年(1823)由财东李大全购置此院,将颜料行改为票号,取名“日昇昌”,并在全国设立分号达35处,光绪年间(1875-1908)达到鼎盛,享有“京都日昇昌汇通天下”之美誉。历任大掌柜有雷履泰、程清拌、郝可久、王启元、张兴邦、郭树柄、梁怀文等。1923年改营钱庄为股份制,总号设在日昇昌票号后院,有北平、天津、太古3处分号,总经理有白培兰、霍天一等,1948年歇业。东院临街铺面曾开设“美和居”炉食铺。旧址坐南朝北...
    2023-02-02
  • 据碑记载金庄文庙创建于元延祐元年(1314),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清代屡有修缮。占地面积1794平方米。该庙坐北向南,三进院落,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棂星门、明伦堂、二门、泮池、三门及大成殿,三进院东西分别为配殿。大成殿砖砌台基,高0.68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硬山顶,四檩前廊式结构,清小式建筑,檐下以卷云荷叶墩装饰,前檐明间装四扇六抹格扇门,次间为槛墙、隔扇窗。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1
  • 据碑刻记载,清虚观创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名太平观。北宋治平元年(1064)改称清虚观。元初名太平兴国观,后名太平崇圣宫,清代复称今名。1979年,清虚观由文物部门接管后,逐年进行维修整治,终成现存规模。1998年辟为平遥县博物馆。占地面积7948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牌坊、山门、龙虎殿、纯阳宫及三清殿、真武殿及玉皇阁(阁不存),两侧建厢房、耳殿和廊庑。龙虎殿为元代建筑,余皆为明清时所建。龙虎殿建在高0.64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檐下斗栱四铺作单昂,柱头...
    2023-02-01
  • 清凉寺创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明隆庆五年(1571)修缮,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妆佛像。1991年落架维修正殿, 2007年补修寺院围墙、修缮东西窑前廊并增修消防水池。寺院坐北朝南,两进院落。占地面积1901平方米。中轴线建有山门、中殿、正殿(七佛殿),两厢建配殿。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七檩悬山前廊式,外檐斗栱五铺作双下昂,重栱计心造。 2006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1
  • 据庙内砖碣记载,现存建筑为元代遗构。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原建有戏台、正殿,两侧为山门、钟鼓楼、东西配殿及厢房。现仅存正殿1座,建在0.85米高的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双坡单檐悬山顶,外檐斗栱施五铺作,偷心造单抄单昂斗栱。殿内佛坛上存元代塑像9尊,两山墙及后檐墙存有清代佛教内容壁画63平方米。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1
  • 据庙碑与梁架题记载,金大定三年(1163)重建,明清时期屡有维修。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三组并列的建筑群组成:文庙、西学、东学。文庙位于中央,庙区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影壁、棂星门、小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超山书院。东西两侧建有乡贤祠、名宦祠、东西庑、时习斋、日新斋、忠孝祠、贤侯祠。整体布局保留了元明时期的文庙规制。现存建筑唯有大成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庙内现存明清维修碑碣25通(方)。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3-02-01
  • 据寺内金明昌五年(1194)《汾州平遥县慈相寺修造记》碑载,古名圣俱寺,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始建砖构塔,皇祐三年(1051)更名为慈相寺,宋末兵燹,惟正殿幸存。金天会年间(1123-1137)重修,后又遭兵火水灾,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整修正殿、配殿,五十一年(1786)重修乐楼、山门,嘉庆十五年(1810)重建钟楼、鼓楼。2007年省古建筑设计院对慈相寺进行全面维修复原。寺院占地面积14290平方米。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轴线上存有山门、乐楼(仅存台基)、关帝殿、大雄宝殿和砖塔,两侧建偏门、钟鼓楼及东西配殿。现存建...
    2023-02-01
  • 双林寺,原名中都寺。据庙碑记载,创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宋代重新修建,取释迦佛“双林入灭”之义,改名“双林寺”。金元之际,毁于战火,明代依旧址重建,始呈今日规模。该寺坐北向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四周筑以城堡式高墙,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建山门、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和佛母殿,两厢建罗汉殿、武圣殿、阎王殿、土地殿、钟楼、鼓楼、千佛殿和菩萨殿。禅院居东,今仅存正房。各殿塑像满堂,大小塑像共计1566尊,多为明代所塑,少部分为清代补塑,堪称东方彩塑艺术宝库。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2023-02-01
首页 1 2 3 4 5 6 7 8 尾页 共72条信息/共8页 转到第